菩提本无树这首诗出自哪里,根据什么得来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出自六祖慧能作的《菩提偈》。 **原文内容为: 其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
“菩提本无树”是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作的四句偈中的一句。这四句偈传达的深意是,世间所有的现象都如同梦幻泡影,是瞬息即逝的。惠能大师用这句话来教导人们不要对任何事物产生执着和妄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灵明澈,见到本来的真性,从而达到觉悟的境界。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本来就不存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痛苦的情绪产生,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好好的去生活,去了解到周围的所有的不同的东西之后。
“菩提本无树”深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出自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菩提偈》。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句佛偈的意思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禅悟境界。解释:1. “菩提本无树”:这一句是说菩提并不是一棵真实的树。在佛教中,菩提常常与智慧和觉悟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无树”意味着智慧并非依赖于物质世界的实体而存在,而是源于内心的觉悟。2. “明镜亦非台”:明镜也不是真实的台子。
第一,最常知的就是寓意着智慧,菩提是贝叶棕的种子,佛教里有句话叫做:“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借指掌握了智慧还有知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朋友您好,这分别是两首佛教禅宗偈语中的一句,这有两层含义,需要用智慧的角度来领悟。身是菩提树表达了含有的道理,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不断的修行,使我们的身心要有菩提一样的觉悟、智慧。
在禅宗的历史中,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偈子,以其深刻见解而闻名。惠能出身贫苦,从卖柴为生的经历中,听到《金刚经》的诵读,顿有所悟,从而寻求佛法。五祖弘忍教导门徒,强调出离生死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各自表达自己的领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空一物.何处惹尘该什么意思?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觉道,不是真有什么树。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若说觉悟了,但觉悟其实它是无形无相的。【明镜亦非台】:虽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有还要有个台。
意思是,本来无一无,哪还有善恶呢。 意思是,本来无一无,哪还有善恶呢。
意思是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出处:六祖慧能《坛经》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表现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惠能听后亦诵一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此时六祖,受命南归。 惠能归岭南后,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什么意思?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节选自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后两句,基本意思是:某处地方原本空无一物,又到哪惹来尘埃呢?
意思是: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本来就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心经》 全文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生心院无树也成荫源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大概是“菩提生于心院,心静自然凉”的意思。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禅宗强调顿悟,放下世俗之念,即可获得心灵解脱的象征。神秀的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表达的是修行者的内心清净,需不断自我净化,不为世俗所扰。而惠能的偈语则更为直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暗指人生的烦恼和困惑都是来自于自己,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于非分和过度的欲望追求,种种诱惑会使人内心的明镜蒙上尘埃。故古人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既不抱怨贫贱又不仇视富贵,而对世俗,不随波逐流,面对权贵,又如雪峰坚守自己的高洁。
菩提本无树什么意思
大概意思是:我虽然无意去招惹人世的杂物,可人世间的杂事杂物,就如同尘埃一般,会随风飘来飘去,又偏偏,你不沾惹,它却随风而至我的身边。
人世烦扰,本来就求一净土而已,不愿招惹是非,静心安坐一人。可惜,这人生在世,许多东西不是我们想与不想就可以要或不要。只求能安安静静的、心无杂念的做人。
这句话是化用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扩展资料
原文:菩提偈
【其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其三】菩提本无(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四】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白话译文:“菩提”,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佛的境界。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
【其一】本来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其二】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其三】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其四】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作品赏析: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
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神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
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首偈,也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该偈亦见于敦煌写本《坛经》,但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当属衍文。特别是前两句,虽调换了“身”、“心”二字的位置,实际也是重复神秀的话,不应视为惠能的思想。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郭朋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
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 其实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看来郭朋还需进一步破执。
第四首偈,见于《大正藏·坛经》,着重讲修行方法。《坛经》第三十五节,惠能引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接着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坛经》第三十六节说:“若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
《坛经》第五十二节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三节又说:“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反复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这是惠能教导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能达到目的。
作者简介:惠能(638—713),俗姓卢氏,三岁丧父,家境艰贫,稍长以伐薪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二十四岁时,惠能辞母出家,前往湖北黄梅东山寺参拜五祖弘忍大师。初为行者,随众劳役,踏碓舂米。后因书写了得法诗偈而备受弘忍赏识,嘱付衣法,成为禅宗六祖。因当时佛教内部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险,最后藏迹于猎人群伍之中,隐居十五年。
弘忍入灭之后,惠能才开始传法受戒。此后演化佛法三十余年,弘法度众无数。武则天、唐中宗闻其名声,多次敕书征召入京,惠能皆以老病相辞,竟不奉诏。713年(唐玄宗先天二年),惠能赴新州入灭,时年七十有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提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