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预期与现实的节奏,利用短期波动期布局
近期市场出现波动,一方面是化解前期预期兑现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提前演绎。首先,随着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陆续召开,博弈政策宽松、风险偏好抬升的窗口已经过去,等待前期政策逐步见效需要时间,叠加近期宏观数据指向基本面的内生动能仍偏弱、降准降息迟迟未落地等,短期行情进入到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与此同时,1月20日特朗普上台在即,以及年报业绩预告披露窗口临近,也对市场风险偏好带来扰动,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提前演绎使得市场在年初集中调整。
但往后看,在反转逻辑的大框架下,我们更需要关注的仍是这轮行情走多长。面对阶段性的震荡波动,关键是把握好预期与现实的节奏,利用短期波动期布局。我们此前反复强调,围绕着反转逻辑,资本市场和资产负债表以及中国经济要形成一种良性的正面循环,需要更长久的行情,而不是短期暴利。但是中国经济的好转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本轮上涨或将由多个阶段性的“快涨、大波动”的震荡市构成,底部逐步抬升、拾级而上。并且,每一次震荡、休整的意义在于,在消化此前的涨幅、为后续上涨预留更多空间的同时,更加是一个让市场理顺思路、让中长期主线在震荡中逐渐浮现的过程,有利于行情中长期的发展。
结构上,短期维度,由于两会前基本面和政策尚待验证,市场整体仍处于预期驱动的阶段,或仍将呈现大盘红利+小盘主题的“哑铃型”配置。2024年9月底以来,政策反转、但基本面反转尚待验证,市场主要基于流动性与估值修复逻辑进行赔率交易,指数与行业的表现同基本面关联度较低,同时结构上仍主要聚焦小盘、红利风格。后续来看,1-2月仍处于数据和政策的空窗期,基本面改善预期尚待验证,意味着短期可能仍将维持“哑铃型”配置。
但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由于预期驱动的过程中也交织着现实的扰动,使得“哑铃”的两端在节奏上可能有些差异:
二、3、4月份将是行情能否转向盈利驱动的重要观察窗口
中长期维度,行情得以持续最终仍需要盈利支撑,届时市场审美也将从估值驱动回归盈利驱动。参考历史经验,除了2015年的水牛行情,历史上的牛市大多都需要盈利与估值共振,行情才能够持续。并且牛市初期反弹过后,以高ROE/ROA/ROIC、高每股现金流、高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等为代表的高胜率资产脱颖而出,成为市场新的中长期维度下的共识方向。
本轮来看,3、4月份或是行情能否转向盈利驱动的重要观察窗口。该阶段,不仅是市场依据政策信号和基本面验证、重新选择方向的重要时点,也是评估内需顺周期资产和困境反转类资产能否占优的重要验证窗口:
三、沿着预期与现实演绎的节奏,结构如何配置?
(一)一季度,整体仍偏向“哑铃型”风格
1、“哑铃”的一端:关注新质生产力与并购重组
新质生产力领域是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尤其是特朗普就任后带来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再度提升,且与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耦合,财政预算有望进一步向“安全”主线倾斜。一方面,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恰好与国内卡脖子技术的关键领域不谋而合,自主可控既是大国博弈背景下的战略手段,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2025年财政加力信号明确,后续有望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产业链安全等战略重要性较高的方向,助力高质量自主可控。
重点关注AI、半导体、信创、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方向。
并购重组方面,作为本轮政策重点支持的资源配置途径,正在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投资机遇。梳理今年以来并购重组的代表性案例,同时结合地方**最新政策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并购重组方向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认为后续对于并购重组可以重点关注三条选股思路:未上市优质资产注入、同行业资源整合以及培育新质生产力。
2、“哑铃”的另一端:类债红利做底仓,消费与周期红利等基本面线索清晰再增强配置
我们将红利资产划分为类债红利(电力、交运、运营商、银行等)、周期红利(煤炭、钢铁等)和消费红利(纺服、汽车、家电等),其中周期和消费红利兼具红利和顺周期属性,行业景气度与基本面对股价影响相对显著,而类债红利基本面稳定性更强、波动率更低,更适合作为底仓品种配置。
因此,短期来看,类债红利仍是目前红利中的主要配置方向。而随着3、4月份基本面线索逐渐清晰,对于消费和周期红利可再择机增强配置,考虑到内需相关的潜在增量政策加持,消费红利可能是更需要重视的方向。
类债红利资产的筛选标准:1)股价与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近三年相关系数小于-0.8;2)总市值大于100亿;3)股息率大于2%;4)近五年最大回撤小于30%。主要集中在银行、交运、运营商、电力等行业。
(二)3、4月份后,择机提升对内需顺周期和困境反转行业的关注
经济周期角度,内需顺周期本轮是基本面反转的重要方向之一。2025年外需受潜在新增关税扰动,经济增长更需内需接力。而扩内需作为本轮政策组合拳发力重点,政策力度有望在两会期间得到进一步明确,也是最受益于政策定调和复苏预期的方向。
产业周期角度,供给格局优化的先进制造业是本轮基本面反转的另一重要方向。寻找过去几年产能扩张已显著放缓、出清相对充分、2025年产能利用率大概率迎来修复拐点的行业,同时配合兼并重组,行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优化,产业反转线索有望在年报和一季报进一步得到明确。重点关注新能源、军工等先进制造业龙头: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宽松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