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曾《木兰花慢.西湖送春》赏析
整首词读来,给人感觉就是作者反复在那强调春来了春又走了,感慨青春年华易逝。为了烘托这种伤逝的情怀,作者选取了楼台、烟雾迷离的树林、夕阳、燕子、风雨等景物进行组合,只可惜早在宋朝,诸多优秀的词人已经把这些景物写滥了,作为一个元代的词人再用就显得落于俗套,缺乏新意。
木兰花慢 西湖送春 词品卷六 元代 梁曾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
在西湖边,我向花朵发问,它们悄然无声,为谁绽放,又为谁凋零。春色三分,似乎有一半随着流水消逝,另一半融入了尘土之中。人生能有多少欢笑时刻,我们相逢之时,唯有举杯共饮,无需急于催促时光。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春天的翠色围绕着我们,如同珠玉般瑰丽。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 出自元代梁曾的《木兰花慢·西湖送春》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声律启蒙全文?
卷一 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诗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唐风·绸缪》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原文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弃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伤感古诗经典语录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作者:梁曾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廉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这首词以伤春为情感主线,词人通过一系列的描绘,将西湖的春光与人生无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起句"问花花不语",词人对花儿的提问,实际上是对春光消逝的深深疑惑,揭示了春光衰荣的难以捉摸。"算春色三分",春光三分,一半被流水带去,另一半落入尘埃,象征着春光的流逝和花的凋零,让人感到凄楚。
梁曾《木兰花慢.西湖送春》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廉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2113**桃花桃之夭夭,5261灼灼其华夭夭:茂盛的样子。4102灼灼:1653鲜明的样子。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幕天席地:以天地为幕席,比喻高旷的意思。语出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翠绕珠围:形容豪华,又称珠围翠绕。马致远《一枝花·惜春曲》:“齐臻臻珠围翠绕,冷清清绿暗红疏。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的介绍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是元代官吏梁曾的词作。这首西湖送春词,上片从问花开始,接说春色三分已尽,而人生能几欢笑,且莫尊酒相催。下片回忆西湖烟树和醉酒送春情景。末以青楼好梦被无情风雨惊回作结。通篇俊迈流利,“拚一醉”三句,笔法尤为旋折。然而境涉颓唐,是其所短。
木兰花慢 西湖送春 (元)梁曾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弃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
在仁宗时期,梁曾担任集贤殿侍讲学士,参与国家的重大决策,他的智慧和见解备受朝廷倚重。即使是晚年,他选择在淮南定居,过着隐居生活,谢绝宾客来访,每日沉浸在书海与历史中,自得其乐。
这句话出处梁曾的《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的作品鉴赏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是元代官吏梁曾的词作。这首西湖送春词,上片从问花开始,接说春色三分已尽,而人生能几欢笑,且莫尊酒相催。下片回忆西湖烟树和醉酒送春情景。末以青楼好梦被无情风雨惊回作结。通篇俊迈流利,“拚一醉”三句,笔法尤为旋折。然而境涉颓唐,是其所短。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出处] 唐.严恽
[赏析] 原诗是一首惜花惜春的诗.多情的诗人天天都向着花儿问询:你到底是为谁开放,为谁落?可花儿总是默默无语.[原作]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沉埃。人生能有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拼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 梁曾《木兰花慢》
梁曾《木兰花慢·西湖送春》词,并没有严格按照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路数来写,反倒即景生情,情景交融,写出了对春景极力挽留又无力挽留的情绪变化。“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以问句开头,语义显豁。开篇是发问的动作,后雨句是问的内容。其实作者心中是有数的。“花开花落”,“总赖东君主”。眼下的情形是,十分春色,仅余三分。就是这三分春色,也将一半随波而逝,一半化作尘埃。良辰美景,如此难留。人世难逢开口笑。一旦好友相遇,干脆浮一大白,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好了。白天不妨以天地为幕席,喝个痛快,更有妓女劝酒,沉醉春风。作者问花不语,逢酒必饮,看起来十分放浪佻达,但细细品味,好像仍有抱负不得施展的抑郁隐含其中。毕竟残春、流水、尘埃的意象,是无法让人变得斗志昂扬的。“幕天席地”、“翠绕珠围”的场面,热闹倒是热闹,但未必能排遣愁怀。词的过片以时间为轴,继续描写诗人的感受。开头通过“彩云”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来提示时间已悄然流逝。分明是触景生情,伤感春暮,频频举杯,开怀痛饮。但找了正当的理由:作者拼一醉不为别的,只为了将春留住。结果入喝得烂醉,春天居然偷偷溜走了。“醉里春归”,极言佳期易逝,不过一场宴饮功夫,就送走了春天。此时夕阳欲坠,燕子已纷纷归巢。白日有妓女陪酒,夜里有妓女伴眠,是当时文人的习惯作法。可惜“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好端端的梦境被风雨打破。暗喻出作者表面放荡不羁、自甘沉沦,实际上还是渴望有所作为,有所进取的。不然完全可以沉醉在温柔乡里,一直睡到东方既白。这里“风雨惊回”,不妨认为是纪实,但也流露出作者的某种企盼。全词的情绪变化有耐人寻味之处:上片主张“但相逢、尊酒莫相推”,是基于“人生能几欢笑”的前提,堪称豪放。待到“拼一醉留春,留存不住,醉里春归”。已见无奈,已觉伤感,直到“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则不仅是伤感,而且是悲哀了。留春不住,可叹天意,青楼梦醒,叫人不堪。字面上没有失望,伤感的意思,而风雨惊梦的细节,还是泄露了作者好梦难圆的惆帐。这其间,不光包括对春光易逝的叹惋,也应包含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杨慎《词品》:“此西湖送春词,格调俊雅,不让宋人手。”